导读:12月8日,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片区一防腐厂发生火灾。塔里木油田消防支队轮南消防站出动出动4车24人赶赴现场,将大火成功扑灭。
12月8日,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片区一防腐厂发生火灾。塔里木油田消防支队轮南消防站出动出动4车24人赶赴现场,将大火成功扑灭。
当日11时2分57秒,塔里木油田轮南消防站的人员在正常的备勤工作当中,突然一阵刺耳的警铃声打破了站队的宁静。对讲机随即传出通讯员的报告,轮南片区四川长发防腐厂发生火灾,距离我站约2公里处。
警情就是命令,电铃就是号角。按照接警出动程序,消防员迅速着装,登车奔赴现场。水罐车和泡沫车搭载着消防队员第一时间出动。行进途中,队员们已经看到火灾现场上空浓烟四起,巨大黑烟上升到空中三四十米。大家初步判断火势可能猛烈,燃烧物质估计是化学物品及液体类。指挥员在途中立即通知站队通讯员,下达第二道出动命令,要求再出动两台泡沫车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支援。
到达火场后,指挥员迅速向当事人了解情况,并命令展开火情侦查。此时,厂房燃烧已经处于猛烈阶段,浓浓的黑烟不断地从厂房内向外涌出,厂房笼罩在黑烟之下,离厂房门口近的一些成品管线也正在着火。该厂房是一座简易钢结构且用加彩钢板作为封墙的简单房屋,厂房分东、西、南三个大门。燃烧物质主要为聚苯乙烯物质,是一些成品和半成品的纤维管。
指挥员通过现场的判断果断下令,采取先控制后消灭,南北进行夹击,并从上风方向向下风方向压制火势的灭火战术。同时,对现场进行风险识别。由于钢结构框架受热时间已长,燃烧极为猛烈。为防止厂房坍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,指挥员要求所有参战人员不得进入厂房内,必须在厂房外安全距离进行灭火。
火借风势,发出“翁翁”的燃烧的声音。浓烟夹杂着怪异的气味,不时向战斗员袭来。同志们全然不顾,紧握水枪,临危不惧,顽强战斗,奋力扑救。首先对厂房门口燃烧的成品管线进行灭火,快速扫清了向厂房近距离灭火的障碍。战斗员靠近厂房门口时发现,厂房内全是黑黑的浓烟,能见度极低,看不见着火点。同时,厂房只有三个大门,使水枪扫射区域有限,不能够大面积快速灭火,一些死角和隐蔽火点也无法进攻到。针对这一情况,战斗员凭借现场烟的浓度判断和寻找火源点,并进行灭火降温。同时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对彩钢板墙进行破拆,在厂房窗户下打开进攻通道。
此时,战斗员的身上、手套上、以及头盔上,都沾满了烟尘和泥水。在冬日寒冷的气候条件下,大家虽然穿着厚厚防火服,但一点也感觉不出热。为尽快扑灭大火,挽救损失,保护财产。破拆的破拆,灭火的灭火,供水的供水,战斗在有序中向前推进。突然,厂房受热后中部开始变形坍塌。由于战斗员处在安全有效的灭火阵地,所以他们没有因为坍塌而停止进攻。
指挥员又调整了灭火战术,通过南北方向开辟新的进攻通道,利用开口进行分片控制和区域堵截,最终将火势压制了下去。随着烟雾的散去,厂房内部的轮廓也逐渐显现出来,原料桶、成品、半成品料堆均被烧成焦炭状。大家仔细检查,对仍有冒烟的管材堆和屋顶下的设备进行重点打水、清剿,彻底消灭残火,以防复燃。
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烟熏火烤灭火战斗后,终于将火灾全部扑灭,最大限度的保住了厂房外一百多万的成品管线,使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。
这是我们站队第一次扑救大跨度、钢结构、大浓烟的火灾,而且只能从外部进攻的火灾。参加灭火战斗的轮南消防站站长张乃让说,通过这次灭火战斗,使新老队员得到一次锻炼,心理上又成熟一步,不仅综合考验了指挥员的预判能力和战斗员的应变能力,也为今后火灾扑救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上一篇文章:“看透”黑夜 红外探测器走热
下一篇文章:消防宣传进车站 安全知识“一路随行”
中北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2区10号楼10层
电话:86-010-63727355